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 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灵魂,它铸造着 国家和民族的心灵和品格,一个民族有了文化自信,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有了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而文化自信是促成这些目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Abstract: Culture is the soul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 Culture invigorates the country, and culture strengthens the nation. Without a high degre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without the prosperity of culture, there will be no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ulture is the backbone and soul of a nation. It casts the heart and character of a nation and a nation. Only with cultural confidence can a nation stand in the forest of nations in the world. Only when the people has faith can a country have strength and a nation have
元琦,男,1950年生,江苏镇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书法大家,国宝级艺术大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艺术大师,当代艺术领军人物,中国百强书画家,中国书画艺术家百佳人物,2021全国艺术楷模,中国艺坛榜样人物,艺术传承人物,中国实力派书画家。中共党员,参过军,八岁习字,广临碑帖,博采众长,孜孜以求,其书法作品功底扎实,艺术风格鲜明独特,具有强力的自我艺术特色,雅俗共赏,感染力强,深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作品入编《翰墨兰亭中国当代兰亭名家》,被多种书刊封面封底力荐,入编全国中小学书画教材《书法美术》等百余部典籍,荣获当代兰亭名家称号,获各类奖项百余次。
2010年由文化部在“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中荣获“最佳创作奖”。2015年9月,为庆祝联合国成立70周年,作品参加联合国总部书画展,2018年2月,成为央视《盛世中国名家访谈》特邀嘉宾,并受邀参加央视《中华母亲》公益春晚,当年应邀参加法国卢浮宫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荣获“特别成就奖”,权威人士、专家高度评价:“您的作品充分展现中国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强力的自我艺术特色及艺术感召力,其精湛的书法作品,不仅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特质,也体现了作品独特的艺术美感,在卢浮宫展览史上将留下璀璨的一页”。其行草书法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被法国卢浮宫永久收藏。
由中华国礼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个人书法册《人民艺术家.向人民汇报.向两会献礼2019两会》,在2019首届顶级书画大师大赛中获“特等奖”,人民大会堂2019中国首届中华艺术国际书画展赛中荣获“第一名”,其行草书法作品《毛泽东沁园春雪》由人民大会堂国家级别收藏,并被授予“国宾礼特聘书画艺术家”。2022年元月,三幅六尺整幅精品参加2022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中欧艺术品展拍会,由北京荣宝斋主办,华文国际出版社出版的《2022献礼冬奥.当代艺坛名家黄锁瑞个人专刋》在北京双奥期间隆重发行十多万册,《冰雪冬奥.魅力丹青.元琦行草书毛泽东诗词三十九首》冬奥期间在北京隆重发行。
2022荣获奥林匹克"艺术之星"金奖
晓云(北京)工作室专家
沈鹏书法艺术工作室专家组高级理事
荣获"最具时代风采艺术大家"荣誉称号
多幅作品入编巜印象中国》传世巨作
荣获“红船精神传承人物"荣誉称号
中国当代世界级艺术家
"中国国际艺术馆"唯一名誉馆长
中国艺术传奇人物
荣获2023年度全球十大杰出风云人物荣誉称号
荣获共和国勋章一枚
荣获中国文联颁发的中国书画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
授予中国当代正能量文艺工作者巜时代标杆》荣誉称号
作品入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21一一2022年中国艺术白皮书
伟大新征程、时代新画卷2024两会推荐艺术家。
荣获央视CCTv13"泼墨中华情,启航新时代书法大赛金奖,
心怀国之大者、志笃文化強国,孙晓云元琦作品双人展,
2024年2月,五幅作品悬挂于北京中南海。
浅谈“书法”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国粹之一,是举世无双的存在。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 5000年左右的刻符,逐渐演变成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这是书法的雏形。更早是语言产生后,文字出现前的先民“结绳记事”也算是最原始的书法萌念。当“书法”这一人类文明的创举横空出世以来,一直备受华夏儿女的青睐与尊崇,随着时代的更迭,历久弥新。
我自少时就酷爱书法,“砚田耕耘几十载,痴情不改已成翁”。回望来时路,不改是初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法使我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丰富了感情,净化了心灵。它使我从一平凡平庸之辈,变成一个有艺术修为、有文化素养的人。我对书法爱入骨髓,溶入血液,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
在这几十年的书法实践中,我谨遵古法,悉心学习古人经典,精临深悟名碑名帖,不敢一日懈怠。就我所学的隶、草、行、楷四种书体来说,在每一体上都投入了很大精力,穷经皓首,勤学不辍。
说说∮掻卷髄鍖九书潠遙銪鰈徽我遍观赏读汉代诸法帖,择其一“史晨碑”,精临细研,从中学习吸收它含蓄蕴藉,健劲道逸,结构顾盼有致,疏密匀称的风格。对我隶书入门大有益。同时也为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说说草书。我从晋人入手,尤为极赏“二王”法书,遍临“十七帖”等诸帖,数番揣摩其笔意,领会其精神,从中获益良多。准确讲,我从唐人孙过庭“书谱”中得力颇多,受到了精辟书论的熏陶和出色笔法的影响,从而使我在草书创作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日臻完善。
说说行书。那还得从书圣王羲之入手,反复学习他传世法帖“兰亭集序”,还有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在学之过程中越发觉得其深不可测,高不可攀。无论笔法、结字、章法,都属上乘,真乃神品也。在学“二王”的同时,我又研习了宋人书风,诸如苏黄、米、蔡等的一些代表作品,尤其是米字的沉着痛快,刷字格局,给了我很好的书写启发,从而形成了我如今的秀雄合一之书风。
再说说楷书。我学习颜楷笔意,以欧楷立形,以柳壮其骨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就形成我现在瘦硬匀衡,爽利挺秀,内紧外松,风骨刚劲的书风。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深深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时下流行的戏说“文人少、墨客多”便有些讽意。纵观书史上大成者,大凡都是文人型、学者型、画家型、金石家型。古如王羲之、欧阳询、苏东坡、赵孟烦等名臣,还有现代沙孟海、启功等学者型书家,都是例证。故没有强大文化基因的支撑,书法就是一具空壳,书者就是一匠人。只有渊博的学识加过硬的艺术造诣,才能促成书法之大成。
在我今后的书法学习道路上,不断与古人对话,兼蓄当代高手精华,承古创新,加强内修,苦练字外功夫,力争再上新台阶真正实现自己书法人生的梦想,愿书法艺术的大花园叶茂花艳,新秀倍出,长征接力有来人,愿灿烂文明的中华文化,随着历史的进程传遍赛球,惠及全人类。书法艺术的春天,恰逢当今盛世,将更显得光彩夺目,璀璨无比!
二O二四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