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今天的中国】—为人民而创作丨记著名书画家:唐官镛

2025-01-01 10:12人民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746 分享

前 言

       今天的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工作论述的引领下,坚定文化自信,以人民为中心,记录、书写、讴歌新时代,坚定不移地朝着复兴之路前行,彰显了艺术家内心深处所蕴含的文化自信,同时也展示了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继往开来,一代代艺术家立足生活,探寻灵感源泉,潜心创作,心怀理想,追逐梦想。他们以墨传情,用灵动的线条和斑斓的色彩,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书写新时代的华彩篇章。他们的作品都是心灵的感悟、情感的寄托和对祖国深深的热爱。本次展览承载着更为深远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将推出优秀文艺工作者与文艺界先进典型,展现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通过具有史诗品格、震撼心灵的书画经典,倾情抒怀,以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艺的力量。       
       史诗源于历史,艺术源于生活;生逢伟大时代,要有与之匹配的艺术表达。作为当代著名画家,唐官镛先生崇德尚艺、立足传统、充分吸收传统古法的基础上追求突破和超越,赋予作品生动的气息和情感共鸣,这不仅是形式上的再现,更是内在情感和精神境界的表达。观他的作品,将自然之象与他独特的笔墨语言交相呼应,笔墨超逸,分布合理,应景与整体相互映衬,注重细节的刻画,既有层次感,又不失整体的协调性。这样的构图不仅赋予了作品动感,还使观者的目光能够在画中自由的游走,感受到画面中的那份宁静,触动着内心最深处的共鸣。在数十年艺术创作实践中,唐官镛先生创作了大量具有艺术观念和审美价值的精品力作。他不断探索、突破一个又一个阶段,融通传统与现代,融会形态和神态,拓展了中国画的理念和审美表现,形成了自己既坚守传统笔墨,又富有时代特征的艺术语言,为书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情感表达,书写了自己精彩的艺术人生。

       唐官镛,男,1943年出生,笔名:耕夫、梨村菜农,贵州省湄潭县人。

       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员,全国当代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曾任遵义市美协理事、现任县美协名誉主席、湄江书画院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市诗词学会会员、县诗词学会会长。

       长于山水,尤喜画牛。其作品“山乡风情”“夜归图” “浴牛图” 分别被贵州省群艺馆、遵义市陈列馆及日本友人所收藏,同时参加过全国文联系统书画展。

       《百牛图》 更为群众、社会所关注,曾被贵州省电视台、遵义电视台、《贵州日报》 报道。

       作品多发表于《贵州日报》 《贵州政协报》《遵义报》,并入编多种辞书和多次获奖。近几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兰亭雅韵”“中国画道”“ 当代最具收藏潜力艺术名家作品集”和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主编的“中国翰墨传承巨匠”“文化中国·聚焦当代艺术名家”等。

       创作理念:为家山塑碑,为桑梓傳情。为生活畄影,为时代写真。苦苦学画数十年。历尽贫寒与辛酸。倾将激情绘故土,一掃俗尘天地宽。

【七十年代作品】

他用画笔画就不尽的乡愁

周开迅

       唐官镛,是贵州湄潭有名的“农民画家”,不仅因为他的身份曾经是农民,更因为他的作品多取材乡士。1980年代曾因长卷《百牛图》饮誉贵州画坛。因特爱画牛,自称耕夫;因种过菜.故曰梨村菜农。

       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保持其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他在他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划了一条楚河汉界,从未逾越。虽然他曾卖菜若干,却终未出售一画。

       他不是孤芳自赏者,他时常组织当地的画家开展各种创作写生交流活动和书画进校园等文化公益活动。他们曾以民间的身份,在湄江河畔举行了几次七人画展,在小城引起不小的轰动。局来他出任政协湄江书画院院长,带领书画院的书画家们,带着作品,带着文房四宝,走进一间间学校,在校园里深情地播撒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种子,现场进行书画创作教学交流活动,深受师生欢迎。

       “倾将激情咏故土,更把彩笔绘乡情”。时光流驶,世事变化。作为一名淡泊名利的画家,唐官镛数十年如一日,耕耘在他的家乡,植根于深厚的乡土,一笔一画,画就他不尽的乡愁,倾诉着诚挚无限的乡情。

       作者系湄潭政协副主席,湄江书画院名誉副院长,贵州作协会员

【八十年代获奖作品】

中回桌叶研修团去日本作礼品赠日本友人作品

全国文联系统作品展入选作品(上)

老树着花,姿媚横出
唐官镛绘画艺术初探

刘大为

       当我们翻开唐官镛的作品集时,油然而生一种亲切的质朴之感,他并不是蜚声中外的大名家也不是徜徉于聚光灯下的画坛新宠,与之相反,他是身处西南边陲的一盏明灯。唐官镛的绘画饱含着对家乡的眷恋与赞美,他的画继承了宋人山水画的全景式格局,“近取其质,远取其势”。从他的笔墨中,我们能够隐约地看到他承袭了北宋郭熙的卷云皱和鬼脸皴法,他师古而不泥古,将传统的精髓流淌为笔下的情,用笔张弛有度,既有宋人格法的严谨,又融

       入了元人的松脱,浑莽大气又紧贴时代的脉搏。石涛谓:笔墨当随时代。唐官镛将半生研习传统的心力汇融到他所生活的贵高原,而这一方圣土同时又滋养了他的创作之魂。在他的笔下,既有《远眺天星洞》的奇险,又有《乡土情怀--黑山羊》的沉厚,他孜孜不倦地悠游于家乡的一山一水。他不但擅以设色来抒写家乡的明丽,更擅于运用水墨的蕴章来勾染家乡的筋骨,作为一个画家,他又十分重视诗文的全面修养,当我们凝神静思他笔下的一首首小诗,虽不饰雕琢,但纯朴之气溢于卷端,所谓“诗为心画”他的诗与他笔下的山水一样沉实质朴,让人在感受林泉之心的同时呼吸乡野之气。纵观唐官镛的绘画,没有机巧之思,更没有迎合时风的喜好,而是一张张质朴而沉静的画面。他远离喧嚣,正如他笔下的老牛,在他的《思友图》中,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沉静与对艺术之路的执着与坚定,“牛”已经成为他精神诉求的载体,“路漫漫其修远兮”,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我们缺少的正是这样一份沉静与执着,以及对故乡的深情与守护。

【九十年代后的作品】

山河无界大气为美

       唐官镛先生是一个做事追求完美,勤勉,但不喜欢张扬的人。他无意于邀荣争利,而是自然地展现出人生状态和境界追求,在自我修为的状态下实现自己艺术理想。在当今的文艺生态语境之下,唐官镛先生坚守着中国画的本体价值和人文精神,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学古人,师造化,求独创,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古今融汇,博取众长,创作了很多朴实生活的美好形象和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力作。他的作品情由心出、气韵生动、创作中追求艺术的精致、深度的抒情,从中透出人文气韵和雅艺恬淡的诗意,来实现对艺术的理解和诠释。其笔墨、线条、色彩、结构等皆为心境的呈现,画面中点与线的构成,间以色彩点缀、烘罩,将人物及自然山川、水秀、民居等诗意化境连成整篇,表现出灵秀之美,充分显示了运笔用墨的思想深度和文化沉淀的厚度以及传统功力和修养。正是如此格局中的笔墨获得了理想的艺术形式和结构表现,从而形成了其雄强、朴厚、灵秀的艺术风格。唐官镛先生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饱含了个人的感悟和思想情怀,呈现出了鲜活的形态和强大的生命力。
       唐官镛先生以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审美意境,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行创作,着重艺术语言的时代感,把握时代主题、时代价值,用心用情用艺术讴歌伟大祖国、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文/ 大众周刊副总编辑 方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