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民,笔名:李民申,号:白头山人。
利民是一位思想者,注重国学与思想类修养。思想是艺术内涵,艺术是思想的表现。
1992年偶然的机会开始学习传统文化,并与陈立夫先生通信往来八年之久,学习讨论国学与道德,1995年写成《八卦哲学》,其后文章被陈立夫老先生评价为“所论阴阳五行、八卦之说,颇具卓见,深表赞佩”。
2015年9月 出版个人专著《道德经—利民译》。这是利民二十多年来潜心学习体会《道德经》的硕果。该书依老子“言有宗”形成逻辑,依“事有君”形成核心,依“甚易知,甚易行”形成简洁的篇幅,入情通理且毫无玄奥。
2017年底论文《中国先天文化与微观物理》先后在《东北人杂志》、吉林省官网《吉网》头版国内要闻上刊发,该文首次发现中国先天文化(河图、洛书、先天八卦)与微观物理中的量子现象同一性并加以论述。
2018年先后写有《正四面体结构及空间分析》、《科学、经济的本质是人类的主观意志》等在网站上发表。在《正四面体结构及空间分析》中首提正四面体均衡结构核心中尚存有与外正四面体相反的核心正四面体,并无限存在。三角形是空间和谐稳定环境的重要形式,正四面体是正三角形结构,核心正四面体的发现无疑有重要意义。
2019年《智慧与大爱是高级生命之根本》一文在全球知名华人网《凯迪社区》发表,着重提出:宇宙是有主的宇宙,所以不能狂妄自大;宇宙是大爱的宇宙,所以不能无视社会公益;宇宙是智慧的宇宙,所以不能迷信迂腐。并发文提出上帝不需要迷信自己的“信徒”,其中强调:上帝是人类智慧的导师。
2019年底,利民在今日头条悟空问答中首提:《论语》分部说,将《论语》按内容分为两部,以精炼至极的“殷有三贤焉”五个字为半部,以其余15895字为另半部。大部讲做人、做官要遵行仁义礼智信,而另半部五个字则是讲要对非仁政的统治者说不。并提出《论语》这两部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调”中凸显了国学精神的奇妙。
在《只有道德能拯救人类》的文章中,利民根据“小邦寡民”思想阐述了人类面对自然资源与财富需求的危机。
在《就商品价值公式浅谈商品交换及相关问题》一文中,就《资本论》商品价值公式提出:
1、公式中有四点因素被忽略(税、利润、资本家工资、自然资源价值);
2、剩余价值与利润不同,剩余价值是剥削产物,利润是交换产物;
1、3.商品交换是不等价交换,商品不等价交换才有意义;
2、4.利润是因为商品非等价交换产生的;
3、5.资本家劳动也是不可以被剥削的劳动。
2022年4月5日在《今日头条》发表《量子世界引发的猜想》
2022年4月9日在《今日头条》发表《由π所想到的——宇宙统一调度的可能》
利民也是一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北华大学客座教授。1962年生于吉林明城。17岁师从牡丹江著名画家周运天先生,26岁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钟情于山水画三十八年余,是一位工作在林业前沿,致力于描绘关东山水的画家。
1997年8月 画作《高山流水》被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收藏。
2010年11月 五幅山水画赴日本参展,其中《云雾》被日本熊本县山鹿市市长中岛宪政先生收藏。
2011年3月 在长春东北亚艺术中心成功举办《关东山水画家赵利民作品展》(96幅),首次个人展轰动春城。著名老作家,吉林省文联原副主席、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鄂华先生以“能够震撼心灵的大地震”来高度评价利民先生的画展。吉林日报、长春日报、长春晚报、吉林工人报、东亚经贸新闻报、守望都市、长春电视台、北京大学吉林校友网纷纷做了报道或发表了长篇专访。
随后,《吉林日报》刊登专访《赵利民,山高水长寄深情》。
其作品《山以载物为美,水以润生为德》(6m x 1.2m)在日本东亚大学全校公开展示后,悬挂于东亚大学东亚文化研究所。
香港高端艺术杂志《艺术时代》刊登赵利民山水画作品。
《中国拍卖》杂志对赵利民山水画做了专题推介。
中国国际书画家协会授予赵利民“德艺双馨”荣誉称号。
利民山水画作品被日本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老先生收藏,并发表在日本《圣教新闻》(2012.06.26第五版)。
2012年9月 在日本展出的18幅作品受到广泛好评。
2013年4月 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荣获“最具市场潜质优秀书画家”称号。
2013年9月 入选“中华文化名人堂”并授予“中华文化名人”称号。
由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名家》录入11幅利民山水画作品。
利民热爱公益,其作品多次捐赠给贫困聋哑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少管所、老兵等公益项目。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活动中,中国国际集邮网出版《中国当代书画名家 赵利民》限量版珍藏邮册。
人民网海外版、新浪、搜狐、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凤凰新闻等三十余家网络媒体分别为利民做了宣传报道。
利民着意生命存在的责任和意义,推崇自然之伟大,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思想意识及对创作对象感情透过技法的表现,因此在画作上畅言:“山以载物为美,水以润生为德。关东之山水,山不显其奇,水不示其壮。踏实载物,恒久润生。春华秋实,独具魅力。”
2022年 1月在《今日头条》发表文章《浅谈焦彩画创作体会》标志着利民在宣纸上用油彩绘画之路的成功开拓。
四十多年来,利民从事林业警察、林业调查工作,常年深入长白山林海。在《长白山,我的恩师》一文里,深切表达了师法长白山的难得情缘。正如在《浅谈焦彩画创作体会》一文中所言:“作为林业工作者少有写生采风的“悠闲”,更少有高雅殿堂赏读大作的机会,反倒逼出记忆中认识山水的习惯,逼出把大自然当做画作来欣赏的能力。”
故其作品重生活本真,重自然之理、之美。多使用焦墨,但焦而不枯、不死,笔触及画面自然有序、独特的技法和风格,生机勃勃。这其中既有西洋画素描之规,更有中国画点线之美:不乏细致刻画,也有留白存意之妙:既体现西方透视的客观,又饱含中国散点宏大、和谐之神韵。中国美术家协会原主席刘大为先生高度评价赵利民画作:“赵利民的作品笔墨灵动飘逸,运笔洒脱,墨色浑厚,构图饱满,虚实相间……不矫情,不虚饰,这缘于他一贯坚持的‘有感而发、因情生意’的创作基点。”
利民有自己的艺术语言,有自己独特的山水情怀,他讴歌长白山,赞美长白山,其画作引人入胜,冷眼望去,似曾相识、倍感亲切,山峦中可觅得鲜菇野果,溪流碧水里可网得鱼儿虾蟹………………
利民的意识中无不透着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因此其画作生机勃勃,其言论更不单调。
在传统道学与自然艺术中的思考和肆放
——————荣获《中国国礼艺术大师》后的感言:
最近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职称国家美术职称评审委员会颁发的《中国国礼艺术大师》牌匾和证书,甚是荣幸!
我一位林业工作的退休人员,凭多年对华夏传统道学的学习、思考和研究,凭多年林业工作和深入林区的生活积淀,凭感情、凭记忆、凭坦率的冲动,创作出一些拙作,得到了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所以深感荣幸。
证书上首先肯定了我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上的贡献,很是欣慰。这么多年来在传统文化上的努力,得到了最高的褒奖。记得早在1992年开始曾跟陈立夫老先生书信交流时就在自己拙作《八卦哲学》中曾提出: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健康吾民族之精神!陈老认为利民所言,颇具卓见,给予了极大的鼓励。此后,先后发表过《道德经利民译》、《中国先天文化与微观物理》、《正四面体空间分析》等。
道学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始于先天文化那没有文字语言的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双图),成于老子的道德经,用于黄帝内经中所谓的中医思想。而自然艺术是指宇宙世界所有以道为网络体系存在的美,这里主要是指自然山水。
我不认为只有人才是艺术的创作者,在以长白山为主的自然山水中,在道学思想的感悟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大自然是无与伦比的缜密致美!我所说的大自然包括了人类社会。所以,我在思考我的恩师的时候,毫无疑问的提到了他,并真情写下《长白山,我的恩师》。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使我在艺术学习与创作中受益颇多,省略了很多繁乱的关注和纠结,意识常在简单、主体、脉络中自由肆放……
从而也形成了自己比较“反动”的、有个性化的思路,而这样的肆放也恰恰符合了艺术创作中,放荡不羁的肆放情绪的要求,呵呵。
的确,在我喜欢研究的中国先天文化中,形成了一种不一样的意识。因为华夏道学讲的是天人合一,中国画讲的气韵生动,其实也正是天人合一的结果。而华夏道学讲的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何其的简单。这有别于科学基础上的西洋画意识,西洋画的透视是经过数学家算出来的,好不好呢?好!但科学意识是形而下的认识。最大的长处是越分越细,有没有道理呢?有!但科学思维是非常束缚人的东西,思路细化、格式化,容不得“反动中的自由叛逆”因此,好多人被拘谨在格式化的规则之中,作品也就没有了个性化的艺术气息。而华夏道学是讲简单,讲提炼、讲升华,这便是上善若水的形而上的认识。这种认识是最适合理解和表达意识形态的东西,尤其是在激荡或浪漫着艺术家情绪的艺术领域。
称自己作品为拙作,没有丝毫的虚伪和谦虚,因为古往今来,画界圣手云集。也因为后人所取得的成绩都在前人基础之上。更因为上帝创造的自然之美无以伦比、精彩纷呈,无人能及!
我爱画,也曾经跟单位朋友说,谁不让我画画,谁就是我的敌人!朋友理解、体谅地笑了。
爱山水也许是天赋。五六岁的时候在天桥岭河坝下的蒿草中站立,偶然间看腿下蒿草间的地面上,那忙忙碌碌的蚂蚁,仿佛自己是一个巨人看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
而这小屁孩时候的“巨人视觉”对我后来观察、感受自然,理解记忆、自然,受益匪浅啊!
通常,人们喜欢以常人的视觉去欣赏名山大川,在大自然里,人显得十分渺小,人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震撼。而把自己当作巨人去细微地欣赏自然,不一样,太不一样了。因为,那脚下甚至是令人反感的泥土中,也许你会感受到俯视着长江、黄河,处处景象宜人!
我去过我们吉林省的乾安搞泥炭调查,乾安那泥林是何等的壮美!但,对不起,我们最好是以巨人的视觉来欣赏它的伟大,甚至是当你进入乾安,就连路边随便一块小土块都别有洞天!正是我习惯的视觉,所以,森林里每一次让我或者感动是关注,都会引起我的注意。比如爬山累的时候,关注那尽染着斑斓色彩的锦绣森林,或者是感恩的时候,那一簇灌木“拽住”我迅速下滑的身体,那回头一望,或者是趟过小溪那脚踏石所触动了我情感记忆的阀门,也许就发现了美,也就如此记忆下来了。也许,这便奠定了我在“微观世界”的世界里观赏和思考的习惯。
如此,不到处都能感受到美不胜收的景色?更何况我们吉林长白山到处是风景如画!我不用多说,仅仅我们吉林省林业局的某一个林场的大山里,也许就会有如黄山的奇峰,有如华山的峰峦,也有如高天飞瀑的溪流,有如三峡的江河,更有那延绵曲回的山脉峻岭。不错,东北的山不是那么高大,水不是那么波澜壮阔,但正如我曾经的感触:关东之山水,山不显其奇,水不示其状,踏实载物恒久润生。
林业人都知道我们森调工作艰苦,也曾有过两个林区小青年跟我们爬过几天山,感觉异常的累。呵呵…
但回想起来,我不曾因画画耽误工作。我除了在标准地休息期间,背起画夹子到白河林业局画过两小时的美人松,再就是到长白局望天鹅与停车的空挡时间,在记录纸上画了一分钟速写。再有就是跟梁工去规划森林公园的路上,遇到了峻峭异常的山峰,因为工作不十分紧张,所以请司机停车,我下车拍了照片。
我所画都是记忆,都是感情。因为养成了记忆的习惯,即便是欣赏了一些画家的巨作,但在脑海里仍是保存着不定格的、零碎不定的记忆。在我来看,记忆虽然是零碎不定的,但往往是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形成的,所以,最终是一种理性的又常常是赋予了情感的,所以,也必然是深刻的、符合规律的。而这些记忆恰恰成为了我不断能够创作的素材源泉。
单位同事问我,你也不照着画,你怎么知道下面该画什么?我说,咱们是搞林业的,画了两块石头,石头之间该有什么是不是很容易想到?同事会意地点点头。
所以,我画画从不照着画,没有速写,没有草稿,甚至在心里也不喜欢去对景创作,感觉很受束缚。在单位退休前,要给会议室画一张大约五米的画,听主任说完,我回到办公桌前便用笔勾了一张还不算是速写稿的,叫做符号好了,呵呵,不到三分钟就完成了构思。
我不喜欢在画面上画人类的东西,也许是偏激了,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画,我说,人对自然的干预、破坏太大了。我的好朋友东方旭曾让我在画面上画一个小房子,我知道他在考我,我给他画了,他看了看点点头,很酷的拿走了画。我画的那小屋是我在林区见过的,记忆中的林区小木屋,不是哪个画面上临摹下来的东西,也许正是这样留学法国的艺术家东方旭才能够点头吧?
我们会议室的那幅画,有一处败笔,无意间出了根斜线,没办法,我只好把它变成鱼竿,强行增加两个钓鱼的人,也只好又增加了渔船……
作品要看的是情感,看情感对读者的触动和共鸣。大家能够认可我这独一无二的富有情感的拙作我真的很知足。
我的画作,的确很多我都不满意,不满意是我前进的根本动力。但如今能获得权威部门的认可和,能受到朋友、同事、林业同仁的支持和厚爱,受宠若惊啊!所以,每当我听到同事看我的画后评说,似曾相识,我就非常得意,因为我的同事都是林业专家,懂山水啊!他们没有在我的作品中,寻找我到所师承的画技之路,而是找到了长白山林区的感触,与林区朋友有了画作为媒介的共鸣,这便是我最为欣慰的。
谁的画画能力都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现在的一些人以拜名师为荣,以师从常人为耻,所以,常有人在指导别人“错误”时去偷艺的滑稽笑话,其实这都有什么呢?孔夫子一位圣人还讲,三人行必有我师呢。
我常常提起我的启蒙教育,是1981年到牡丹江学玻璃画,我每说到学玻璃画这里,就常会有人抑制不住地抽动嘴角撇了撇嘴。
我的恩师是牡丹江一百的周运天先生。在当年牡丹江光华小学第三期美术班学习。是周运天老师教我们,学了一个月,说是教玻璃画,结果,一张玻璃画都没有教!也不懂啊,当初还跟学校吵了一架!
后来我们单位培养我读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经过学习才知道,周运天老师教的是正宗的、实在的国画技法,除了人物都给我们讲了一遍。我现在的笔法就深受周老师影响,应该说,我的勾皴都是斧劈皴和折带皴的变种。技法在丝网印刷、打印机成图,以及ps像素成图我在思考,为什么单一的机械或电子技术成图,能完成只有人经过多年训练才可以完成的图像?它们的技法是什么?不过就是点吗?
在这样的影响启示下有了大胆的突破。其实,技法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关键是你能否表现出内心的感受,是否能让读者感受到来自你的情绪,并有所感染。其实论技法,那钢笔画、素描技法不更是十分简单?
吉林艺术学院的刘华林老教授曾指点过我四个字,“一气呵成”,我领悟了。所以,我擅用焦墨,劈、折、点擦,一气呵成。以领会古法精神为要,总结起来,古法精神不过是求线的力度,求形变化的韵味,所以才会有气韵生动的笔墨效果,所以才能表现生物多样性,以及丰富的生活内容。师法自然,自然无不是在生命的主旋律的运动下,变换着生机。所以,劈、点、折、擦,适时力求依主体旋律的变化。至于色彩,我很赞赏中医用药思想,存在者便是可用中药,诸如玻璃、锅底灰,数不胜数。所以我不固定什么颜色,可用就行。
网络发达,有不少山水画大师在传播山水画技法,我有所浏览,但对我影响最深的当属将近二十年前发现了曾刚老师的视频讲座。我下载了,多年来偶尔打开学习一下,还是那句话,我的思路也许有点“反动”,习惯简单,喜欢分析关注其中的道理,所以,虽然没有临摹过曾老师的作品,但在曾老师的讲座中懂得了一些道理,可以说是受益不浅!
如果说,我的拙作还有可以值得称道的成绩,我觉得主要是靠传统道学锤炼出来的、个性化的创作思路。其次,是在工作生活中投入了感情,增加了不一样的、鲜活、跳跃的记忆素材。其三,常有放荡不羁,流露情怀和肆放冲动的胆量,的确,情到深处总是歌。
今天特别写出自己的获奖感言,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以自己“个性化的思路”和拙作拿来抛砖引玉,让我们的艺术作品层面多些充盈着生活情感的作品,如此,才能创作出更多、更精彩的富有艺术家真实情绪的、能够感染人的艺术精品大作!
拙见,欢迎批评指正。
赵利民 2024年4月13日星期五六 于北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