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丨梦回大唐,赴一场华裳盛宴

  中国历朝历代,有诸多奇女子留名青史,尤以开放包容著称的唐代居多。从一代女皇武则天、巾帼宰相上官婉儿到雍容华贵的杨玉环,从风流倜傥的鱼玄机到蜀中才女薛涛……唐代女子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可不仅是“丰腴美人”,在那个多姿多彩的时代,不仅身居高位的女子有机会一展所长,民间女子亦可骑马射猎、诗文风流,衣着风格也呈现出多元开放、兼容并蓄的特点,尤其以“女着男装”的中性穿搭为时尚潮流。

  着自由之衣,行自在之事,这些光彩照人的女子们在盛唐的历史舞台上展现出了动人的女性魅力,流转千年,依然展现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灼灼光辉。

  传丝公主促进丝路繁荣

  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不仅为中华服饰文化的输出创造了条件,而且将桑蚕养殖技术和纺织技术传入西域,被丝路沿线国家所学习、模仿,促进了当地的纺织业的发展。

  而这一切,便与一位女性有关。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十“瞿萨旦那国”条记载,此国当地不产桑蚕,于是向有桑蚕的东国求亲,希望迎娶一位公主,东国国君欣然应允。这位公主得知所嫁的地方不产桑产,担心之后不能再穿丝质服装,便将桑蚕之子藏在帽子里带出关防。到了瞿萨旦那国,公主又教当地人如何养蚕种桑,并刻石为制,令举国上下不得伤杀蚕蛾。得益于这位传丝公主,育蚕植桑的技术逐渐沿丝绸之路向西传播开来。

  本次展览中展出的甘肃高台县出土的采桑丝帛画像砖,即反映了当时桑蚕纺织技术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发展。

  采桑图画像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

  采桑丝帛画像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

  花团锦簇正是盛世气象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繁荣的帝国之一,生活在唐朝的人们相对拥有更多的选择,唐朝服饰凭借其兼容并包的多元元素、丰富多彩的样式、瑰丽浓烈的色彩,在中国服饰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正如诗人王维在《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所描绘的“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唐朝的服饰争奇斗艳、千山共色。尤其是女子服饰更是开放飘逸、色彩浓烈、纹饰繁多,如流行一时的袒胸衫襦,大方自然地坦露肌肤,尽情展现美好体态。

  彩绘灰陶女俑 唐

  庆城县博物馆

  彩绘灰陶女俑 唐

  庆城县博物馆

  在颜色上,唐朝服饰更是大胆浓烈,喜欢以异常亮丽的色彩为潮流,甚至包括红绿、红蓝、红黄等鲜艳夺目的撞色风。纹样更是大量采用繁复精美的花树鸟兽,唐代更吸收了草原民族的加金技术,将金线或金片加入织物中,让服装更为华丽夺目。

  龟甲纹织金锦带 唐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随着唐代织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吸收萨珊波斯风格、回鹘风格等异域元素,更是推陈出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纹样,如州大行台检校修造窦师伦所创的“陵阳公样”,便是在花卉或卷草团窠内,设计雉、斗羊、翔凤、游麟等动物纹样,在其时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