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文旅部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推进伟大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目标,推出更多有思想情怀、人文精神、民族文化的优秀作品。《全国书画名家提名双年展》以“人文互融、笔墨当随时代”为主题,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弘扬时代主旋律,彰显艺术创作的时代特征、讲述中国书画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及审美意蕴,以此来促进民族文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推动书画事业发展。作为当代著名书法家,陈一源先生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艺术境界,作品体现出笔墨的古朴、典雅蕴藉的审美意趣;在整体的诗意美与韵致中,体现了传统美学、时代精神相融的神韵之美,以及所追求恬静、闲适的品格。本次展览全面展示陈一源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和近年来新作;作品从创作思想、艺术风格、学术价值等方面;以传统之美的“气韵、线条、笔墨”为根源,融入当代审美,彰显时代精神,体现出在不同语境下的思考,以及传统古法精神在当代多元艺术语境下的价值重构;以鲜明的笔墨境界,铸造着民族的文化品格和情怀。此次云展,在作品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同时,领略艺术之美;突破传统的独特审美意蕴;表达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陈一源,字泉灵,号乔仁,四川成都人,中西文化研究独立学者,释道兼修,国家高级书法师,社会活动家。先生酷爱诗词,略通丹青,年轻时曾以书画谋生。及至年长,始悟书法之难远胜于绘画,遂休画攻书。另外,余兴所至亦涉足文化评论与中医长寿养生;其文学作品散见于各大网络以及报刊杂志。近年,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时代楷模笔尖下的中国》有陈一源作品集面世。在学术研究方面主张“兼收并蓄”思人’,倡导“智慧生”,平生喜欢游历,博览群书,喜所未思,言人所未言”欢广交天下朋友。
"位卑未敢忘忧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先生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乐事,常年奔走于海内外从事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他在研究了中国近代三大显学 (甲骨文、敦煌、红楼梦) 的基础上,在学(关于彭祖的一门学问) 应该成为中国的第四大显学界首倡《彭学》改革以降,陈一源主要精力侧重于人文、宗教、书画艺术和中医养生版块,不遗余力的为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国学和中医健康养生而奔走呼号。另外,他还参加过三次国际性的《易学》论坛,曾被新加坡易经研究会授予《当代易学家》称号,2000 年事迹入编《中国当代易学文化大辞“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典》。多年以来,先生喜欢的一句话是: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陈一源作品
主要社会职务:
央广国际文化交流艺术委员会 副主席
央媒文化组委会副秘书长
《中华英才》半月刊社融媒体中心理事会 副主席
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 副主席
央广文旅国际合作发展中心 客座教授
联合国中医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
陈一源作品
与许多书法界人士所不同的是,陈一源先生执着的认为:欧洲工业革命以来,西学东渐,在科技、医学、文化、艺术方面的话语权都是西方人制定的。在这些方面的很多标准都是他们说了算。我们中国书法具有像宗教一样神圣而圣洁的地位,中国书法这个独有的民族文化形式也被稀里糊涂的拉进了西方的艺术行列“下嫁”于西方的“艺术。
中国人应该有自己坚定的文化自信:书法就是书法,书法不是艺术。西方所谓“艺术”只是一个近100多年以来才在中国叫响的一个泊来词汇,在没有“艺术”之前,中国的书法就已经存在2000多年了。书法可以涵盖术,而艺术绝不可能涵盖我们中国的书法。也许,中国书法是西方人永远望尘莫及的一座文化高峰。一个有品位的书法家,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做好文化积淀和自己心性的修炼。有了这个基本功,才有可能出现“下笔如有神”的笔尖下的精妙表达。西方艺术,它怎么折腾也只是在三维空间里面的一种技术活。纵观西方的艺术史,他们都是停留在“术”的层面,而没有上升到“道”的层面。西方的所谓艺术品都只是在“术”层面上的表达,而中国好的书法作品都是灵魂的结晶,是“道”层面上的高维表达,者不可同日而语。
学习中国书法,没有更高维次的思维和认知,是不可能写传世之作的。经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明白这些道理,谈所谓书法都是隔靴搔痒。陈一源先生还认为,主动捍卫中国书法神圣而圣洁的地位,应该是衡量一个中国书法人有没有对自己祖国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具体尺度。
放眼世界,全世界学习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中国文化必将引领世界。中国书法是我们祖先留给人类的一块璀璨的文化瑰宝,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书法必将担当她的使命,以她特有的形式做出自己特殊的贡献,中国书法也必将永远在人类文化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
陈一源作品